股东增持+年报增长+新型工业化+存储芯片
1、4月17日,睿能科技发布股份增持公告,股东张国利,张香玉,王开伟,蓝李春,赵健民拟增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1万股,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.1%。
2、3月27日,睿能科技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,实现营业收入18.49亿元,同比下降13.42%。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19.58万元,同比增长10.30%。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931.54万元,同比增长27.67%。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.00元(含税)。
3、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和IC分销业务。在工业自动化领域,已从细分行业专用电控系统向通用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延伸,为工业自动化行业提供核心部件及整体解决方案;在IC分销领域,充分发挥供应商资源、客户资源和技术支持的协同效应,为客户提供综合的应用解决方案。
查看详情>>
1、截至14点08分沪深京三市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,续创历史新高,此时较上个交易日放量超8000亿元。截至14点41分,市场超500只个股涨停
2、国庆假期期间,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累计上涨16.58%,恒生指数、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9.30%、13.36%。上证指数开盘一度涨超10%。
查看详情>>
IC分销+工业自动化
1、公司多年经营IC分销业务,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深厚的市场资源。上游供应商均为国内外知名IC设计制造商,主要有微芯科技、英飞凌、力特、罗姆和华润微、小华半导体、思瑞浦等;下游客户为电子产品制造商,其行业分布广泛,主要深耕工业控制、消费电子、汽车电子等行业。
2、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和IC分销业务。在工业自动化领域,已从细分行业专用电控系统向通用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延伸,为工业自动化行业提供核心部件及整体解决方案。
查看详情>>
IC分销+工业自动化
1、公司多年经营IC分销业务,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深厚的市场资源。上游供应商均为国内外知名IC设计制造商,主要有微芯科技、英飞凌、力特、罗姆和华润微、小华半导体、思瑞浦等;下游客户为电子产品制造商,其行业分布广泛,主要深耕工业控制、消费电子、汽车电子等行业。
2、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和IC分销业务。在工业自动化领域,已从细分行业专用电控系统向通用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延伸,为工业自动化行业提供核心部件及整体解决方案。
查看详情>>
芯片概念+IC分销+伺服电机
行业原因:
1、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“原产地”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,根据海关总署的相关规定,“集成电路”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,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。建议“集成电路”无论已封装或未封装,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以“晶圆流片工厂”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。
2、万联证券认为,全球贸易摩擦或加剧,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愈发显著。半导体自主可控逻辑加强,国产替代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。
公司原因:
1、公司多年经营IC分销业务,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深厚的市场资源。公司分销的IC产品为广义的半导体元器件,主要是集成电路芯片和其他电子元器件,包括微控制器芯片、功率器件及模组、电源管理及驱动芯片、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等产品。
2、近年来,公司在产业布局上新增了汽车级MCU及电源管理芯片、大功率模块和Flash等新的产品线,提高了公司在半导体应用设计领域的拓展能力,为公司带来了汽车电子、光伏储能、智能穿戴的优质客户资源,将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点。
3、公司2024年8月24日公告,以自有资金15,000万元对全资子公司嘉兴睿能增资,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,主要从事变频器和伺服电机的研发及生产,预计2026年3月竣工投产。
查看详情>>
芯片概念+IC分销+伺服电机
1、公司多年经营IC分销业务,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深厚的市场资源。公司分销的IC产品为广义的半导体元器件,主要是集成电路芯片和其他电子元器件,包括微控制器芯片、功率器件及模组、电源管理及驱动芯片、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等产品。
2、近年来,公司在产业布局上新增了汽车级MCU及电源管理芯片、大功率模块和Flash等新的产品线,提高了公司在半导体应用设计领域的拓展能力,为公司带来了汽车电子、光伏储能、智能穿戴的优质客户资源,将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点。
3、4月14日公司互动:公司的RA1、RA3、RS2、RS3系列伺服驱动器,以及MC2、MA3系列伺服电机,已成功应用于多个行业,包括纺织设备、缝制设备、机床、机器人、包装设备、电子和半导体加工设备等。
查看详情>>
工业自动化+芯片分销+人形机器人+国产替代
1、据2025年8月30日半年报,公司工业自动化业务已构建覆盖信息层至传感层的技术架构,拥有226项有效专利及256项软件著作权,并自主研发“天启”TK3000系列中大型CPU,联合两家大型钢铁集团进行样机测试验证。
2、据2025年4月26日年报及2025年8月30日半年报,公司IC分销业务与微芯科技、英飞凌、兆易创新等国内外头部芯片厂深度合作,新增汽车级MCU、电源管理芯片等产品线,布局新能源汽车、光伏储能、机器人等高成长赛道。
3、据2025年5月14日互动易,公司基于第三代宽禁带功率半导体SiC/GaN的高效电机及电源方案已切入人形机器人、新能源汽车等前沿市场。
4、据2025年4月26日年报,公司加速国产替代,持续引入兆易创新、矽力杰等国产芯片,强化本土化产品生态,提升高附加值领域收入占比。
(免责声明: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,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)
查看详情>>
工业自动化+芯片分销+人形机器人+国产替代
1、据2025年8月30日半年报,公司工业自动化业务已构建覆盖信息层至传感层的技术架构,拥有226项有效专利及256项软件著作权,并自主研发“天启”TK3000系列中大型CPU,联合两家大型钢铁集团进行样机测试验证。
2、据2025年4月26日年报及2025年8月30日半年报,公司IC分销业务与微芯科技、英飞凌、兆易创新等国内外头部芯片厂深度合作,新增汽车级MCU、电源管理芯片等产品线,布局新能源汽车、光伏储能、机器人等高成长赛道。
3、据2025年5月14日互动易,公司基于第三代宽禁带功率半导体SiC/GaN的高效电机及电源方案已切入人形机器人、新能源汽车等前沿市场。
4、据2025年4月26日年报,公司加速国产替代,持续引入兆易创新、矽力杰等国产芯片,强化本土化产品生态,提升高附加值领域收入占比。
(免责声明: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,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)
查看详情>>
工业自动化+芯片分销+人形机器人+国产替代
1、据2025年8月30日半年报,公司工业自动化业务已构建覆盖信息层至传感层的技术架构,拥有226项有效专利及256项软件著作权,并自主研发“天启”TK3000系列中大型CPU,目前正联合两家大型钢铁集团进行样机测试验证。
2、据2025年4月26日年报及2025年8月30日半年报,公司IC分销业务与微芯科技、英飞凌、兆易创新等国内外头部芯片厂深度合作,新增汽车级MCU、电源管理芯片等产品线,布局新能源汽车、光伏储能、机器人等高成长赛道。
3、据2025年5月14日互动易,公司基于第三代宽禁带功率半导体SiC/GaN的高效电机及电源方案已切入人形机器人、新能源汽车等前沿市场。
4、据2025年4月26日年报,公司加速国产替代,持续引入兆易创新、矽力杰等国产芯片,强化本土化产品生态,提升高附加值领域收入占比。
(免责声明: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,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)
查看详情>>
工业自动化+芯片分销+人形机器人+国产替代
1、据2025年8月30日半年报,公司工业自动化业务已构建覆盖信息层至传感层的技术架构,拥有226项有效专利及256项软件著作权,并自主研发“天启”TK3000系列中大型CPU,目前正联合两家大型钢铁集团进行样机测试验证。
2、据2025年4月26日年报及2025年8月30日半年报,公司IC分销业务与微芯科技、英飞凌、兆易创新等国内外头部芯片厂深度合作,新增汽车级MCU、电源管理芯片等产品线,布局新能源汽车、光伏储能、机器人等高成长赛道。
3、据2025年5月14日互动易,公司基于第三代宽禁带功率半导体SiC/GaN的高效电机及电源方案已切入人形机器人、新能源汽车等前沿市场。
4、据2025年4月26日年报,公司加速国产替代,持续引入兆易创新、矽力杰等国产芯片,强化本土化产品生态,提升高附加值领域收入占比。
(免责声明: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,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)
查看详情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