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氨酯材料+新能源电池+产能扩张+业绩增长
1、据2024年年报,公司主营业务为聚氨酯树脂产品,已拓展至新能源电池用聚氨酯制件领域,多个产品获得大客户认可并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,新能源业务成为重要增长点。
2、据2025年2月11日公告,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汇得竞得泰兴市14.7961万平方米工业用地使用权,拟启动建设年产60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,进一步扩大产能布局。
3、据2024年年报及2025年2月5日互动易,公司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,实现聚酯多元醇销量同比增长11.94%,轮胎用聚氨酯原液销量显著增长,带动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。
4、据2024年年报,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持续增加,取得5项发明专利授权,特殊生物基TPU在汽车制造、体育用品等领域实现广泛应用,技术优势强化产品竞争力。
查看详情>>
聚氨酯材料+新能源汽车应用+产能扩张
1、据2024年年报,公司主营聚氨酯树脂产品,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、汽车内饰等新兴领域,下游应用覆盖新能源、高端家具等快速增长行业。
2、据2024年年报及2025年2月互动易,公司拥有65项有效发明专利,13项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,包括高性能汽车革用异氰酸酯预聚体、高耐水解耐老化软质树脂等定制化产品。
3、据2024年年报及2025年2月公告,公司推进江苏汇得“年产60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”建设,产能扩张将巩固产业链中游地位,同时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达净利润42.5%。
(免责声明: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,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)
查看详情>>
聚氨酯材料+下游运用广泛
1、公司主营业务是聚氨酯材料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和技术服务。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,具有性能范围广、适应性强、耐磨性能好、粘接性能好、耐老化、弹性及复原性优良等诸多优良特性,被誉为“第五大塑料”,应用领域十分广阔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聚氨酯生产国与消费国。
2、2月5日互动:聚氨酯产业下游运用广泛、且产业链长,公司处于产业链中上端,最终到终端产品是聚集多种产业的集合。公司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,可生产通用性产品,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聚氨酯产品,公司产品客户涉及服装家纺、汽车内饰、家具、鞋帽、电子产品等多个行业,不局限某个下游的终端产品。
(免责声明: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,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)
查看详情>>
聚氨酯材料+下游运用广泛
1、公司主营业务是聚氨酯材料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和技术服务。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,具有性能范围广、适应性强、耐磨性能好、粘接性能好、耐老化、弹性及复原性优良等诸多优良特性,被誉为“第五大塑料”,应用领域十分广阔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聚氨酯生产国与消费国。
2、2月5日互动:聚氨酯产业下游运用广泛、且产业链长,公司处于产业链中上端,最终到终端产品是聚集多种产业的集合。公司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,可生产通用性产品,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聚氨酯产品,公司产品客户涉及服装家纺、汽车内饰、家具、鞋帽、电子产品等多个行业,不局限某个下游的终端产品。
(免责声明: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,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)
查看详情>>
聚氨酯材料+下游运用广泛
1、公司主营业务是聚氨酯材料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和技术服务。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,具有性能范围广、适应性强、耐磨性能好、粘接性能好、耐老化、弹性及复原性优良等诸多优良特性,被誉为“第五大塑料”,应用领域十分广阔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聚氨酯生产国与消费国。
2、2月5日互动:聚氨酯产业下游运用广泛、且产业链长,公司处于产业链中上端,最终到终端产品是聚集多种产业的集合。公司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,可生产通用性产品,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聚氨酯产品,公司产品客户涉及服装家纺、汽车内饰、家具、鞋帽、电子产品等多个行业,不局限某个下游的终端产品。
(免责声明: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,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)
查看详情>>
聚氨酯材料+汽车热管理
1、公司主营业务是聚氨酯材料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和技术服务。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,具有性能范围广、适应性强、耐磨性能好、粘接性能好、耐老化、弹性及复原性优良等诸多优良特性,被誉为“第五大塑料”,应用领域十分广阔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聚氨酯生产国与消费国。
2、据2024年年报及互动易信息,公司主营业务为聚氨酯树脂产品研发与生产,拓展新能源电池隔热缓冲垫、汽车内饰胶黏剂等汽车热管理领域产品,契合市场热点需求。
3、2月5日互动:聚氨酯产业下游运用广泛、且产业链长,公司处于产业链中上端,最终到终端产品是聚集多种产业的集合。公司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,可生产通用性产品,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聚氨酯产品,公司产品客户涉及服装家纺、汽车内饰、家具、鞋帽、电子产品等多个行业,不局限某个下游的终端产品。
(免责声明: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,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)
查看详情>>
汽车热管理+聚氨酯树脂+专精特新
1、据2024年年报,公司专注于聚氨酯树脂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产品应用于汽车内饰、电子包装、新能源电池等领域,2024年聚酯多元醇销量3.45万吨同比增长11.94%,并实现半导体液晶屏抛光用树脂等新产品量产。
2、据2024年年报及互动易,公司拓展新能源电池隔热缓冲垫和汽车内饰环保胶黏剂产品含水性PU、PUR胶,已达成量产并获大客户认可,契合汽车热管理市场热点需求。
3、据2024年年报,公司为国家第二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建有省级技术研发中心,累计拥有65项有效授权发明专利,强化技术创新和行业地位。
4、据2025年3月31日第一季度报告,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,236,685.72元,同比上涨29.77%,显示盈利能力持续提升。
(免责声明: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,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)
查看详情>>
聚氨酯+汽车热管理+循环TPU+新能源
1、据2025年10月9日Novoloop官微,汇得科技与Novoloop签署五年合同制造协议,扩大Lifecycled循环TPU产能,切入国际高端循环材料供应链。
2、据2025年9月19日互动易,公司动力电池包水冷板缓冲垫、软质保温贴片等新能源热管理制件已完成性能测试,下游客户验证顺利。
3、据2025年7月5日公告,公司拟建年产30.5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,重点配套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及环保内饰,项目已获土地及环评批复。
4、据2025年8月28日半年报,公司2025H1归母净利润4981万元,同比增14.69%,毛利率提升3.61个百分点,主营革用聚氨酯销量逆势增长6.27%。
(免责声明: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,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)
查看详情>>
聚氨酯+新能源汽车+定增扩产
1、据2025年7月5日披露的发行预案,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募资不超过5.8亿元用于江苏汇得“年产60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”,聚焦高端聚氨酯、生物基多元醇,投产后将形成“基础原料-改性材料-终端应用”全产业链布局,目前已取得土地使用许可及环评审批,其他行政审批仍在推进。
2、据2025年5月30日互动易,公司新能源制件动力电池包水冷板缓冲垫片、软质保温贴片主要满足缓冲、抗震、保温等功效,该系列产品占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比重很小。
3、据2025年8月28日半年报,公司2025H1归母净利润4981万元,同比增长14.69%,主营革用聚氨酯销量逆势增长6.27%,聚酯多元醇销量增长9.48%,产品结构优化带动盈利提升。
4、据2025年4月22日年报,公司主营聚氨酯树脂合成革用、弹性体、TPU等,应用于汽车内饰、新能源、电子等领域,系国内较早量产无溶剂环保革用树脂企业,拥有65项发明专利,技术壁垒显著。
(免责声明: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,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)
查看详情>>
聚氨酯+新能源汽车+定增扩产+业绩增长
1、据2025年7月5日发行预案,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募资不超5.8亿元用于江苏汇得“年产60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”,聚焦高端聚氨酯、生物基多元醇,投产后将形成“基础原料-改性材料-终端应用”全产业链布局,目前已取得土地使用许可及环评审批,其他行政审批仍在推进。
2、据2025年8月28日半年报,公司2025H1归母净利润4981万元,同比增长14.69%,主营革用聚氨酯销量逆势增长6.27%,聚酯多元醇销量增长9.48%,产品结构优化带动盈利提升。
3、据2025年4月22日年报,公司主营聚氨酯树脂合成革用、弹性体、TPU等,应用于汽车内饰、新能源、电子等领域,系国内较早量产无溶剂环保革用树脂企业,拥有65项发明专利,技术壁垒显著。
4、据2025年5月30日互动易,公司新能源制件动力电池包水冷板缓冲垫片、软质保温贴片主要满足缓冲、抗震、保温等功效,该系列产品占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比重很小。
(免责声明: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,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)
查看详情>>